来源:珈说财经
2025年上半年,A股在关税阴云消散、政策利好释放下先抑后扬,沪深300指数近一年涨幅逾15%,公募基金市场看似“柳暗花明”。
但信达澳亚基金8月1日的一纸公告,却给市场泼了盆冷水:基金经理是星涛因“个人原因”,清仓式卸任在管的三只偏股混合型基金,彻底退出投研一线。而这看似突然的离任,实则是业绩长期溃不成军后的必然结果。
业绩“滑铁卢”:三只基金亏超5亿,管理费却照收
是星涛有着13年证券从业经验,可在信达澳亚的三年,却成了他职业生涯的“滑铁卢”。
信澳优势价值混合:他任职3年8个月,回报-23.89%,跑输基准11个百分点。2022年-2024年三年间,基民亏损4.22亿元,公司却照收管理费5173万元。
信澳价值精选混合:截至8月1日,累计净值仅0.7933元,任职回报-20.67%。2022年-2024年,基民亏损1.20亿元,管理费收取1477万元。
信澳远见价值混合:截至8月1日,任职回报-10.63%,成立以来收益也是-10.63%,规模从3.46亿缩水至4660万,几近清盘。2023年-2024年,基民亏损1067万元,管理费收取180万元。
三只产品合计让基民亏了5.53亿元,管理费却高达6830万元,这种盈亏倒挂的情况,让“个人原因”的卸任解释显得十分苍白。
接棒者临危受命,能否扭转颓势存疑
是星涛卸任后,三只基金的接棒者迅速“火线上任”:李晓西独掌信澳优势价值混合和信澳价值精选混合,胡巧云与何静携手接管信澳远见价值混合。
这些新任者背景看似光鲜,比如李晓西是现任副总,但在基金业绩已深陷泥潭的情况下,临危受命能否扭转颓势,还是个未知数。毕竟,基金投资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,不是换个管理者就能立刻改变局面的。
基金经理离场容易,基民损失谁来买单?
此次事件,给投资者敲响了一记警钟。当基金净值持续下跌,管理费却能“旱涝保收”;当“价值投资”的口号喊得响亮,实际业绩却一塌糊涂,基民不得不警惕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。
更让投资者无奈的是,基金经理可以以“个人原因”潇洒离场,可基民投入的真金白银,却已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。在公募基金行业,如何更好地约束基金管理人行为,保障投资者权益,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MACD金叉信号形成,这些股涨势不错!责任编辑:石秀珍 SF183
掘金配资-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-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-炒股配资平台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