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术在成都世界运动会上迎来了历史性时刻——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从曾经孤芳自赏的小众技艺,到如今在全球生根发芽,中华武术正闪耀世界舞台。
“来到武术的发源地参赛,对我意义非凡。”对于23岁的法国选手洛昂·德鲁阿尔而言,武术是一场延续14年、不顾一切的追梦之旅。9岁那年,一部名为《少林寺》的纪录片像一把钥匙,为他打开了通往武术世界的大门。“看完那部纪录片后,我就马上想飞去中国,去感受真实的武术氛围。”
家人的全力支持,成为他追逐梦想的最坚实后盾。不久后,父亲带着9岁的洛昂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,来到河南少林寺。虽然每天需训练七个半小时,但他深深地被武术吸引。“一开始其实说不清楚为什么会喜欢,那时每天训练强度很大,甚至有点辛苦,但就是越来越放不下。”这些年里,他多次前往少林寺的武术学校潜心修习,最长一次曾停留六个月,在他看来,中国文化是武术不可或缺的灵魂,“我在中学时候选修课中国历史、中国文化,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武术。”
参加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决赛的意大利选手劳拉·卡萨,与武术的缘分始于阴差阳错。劳拉的父亲练过泰拳,母亲则喜欢空手道。5岁那年,父母带她去健身房尝试空手道,没想到她的目光被健身房另一侧吸引:“那里有人在练武术,他们的动作行云流水,太令人印象深刻了。”
从此劳拉开始了15年的武术生涯。作为一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在读学生,劳拉白天上课、做实验,晚上练习武术,周末还要去餐厅打工。“我要赚点零花钱,也为了支持自己继续练下去。”即便如此困难,她从未想过放弃。
为了让武术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长,一群中国武术人正漂洋过海,将这项传统技艺带向世界,李辉便是其中之一。从2007年正式赴文莱组建国家武术队,到如今培养出第四批弟子,他的名字早已与文莱武术的发展紧密相连。参加男子长拳刀术棍术全能决赛的文莱19岁小将瓦利德·拉什卡尔正是李辉的“第三代弟子”。瓦利德7岁通过学校课外班接触到这项运动,抱着好玩的心态参与,渐渐被武术的魅力吸引,于是主动走进国家队训练馆。
据李辉回忆,最初文莱民众对武术知之甚少,李辉和团队便主动走进学校,通过兴趣课程、表演展示等方式播撒种子。如今,武术在文莱已家喻户晓,不少孩子会主动找上门,渴望加入训练。本次世运会,文莱代表团的四名参赛运动员均来自武术项目。
大型综合性赛事对项目发展的推动作用,在文莱武术的发展与崛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。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,巴斯玛·拉什卡尔斩获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亚军,为文莱赢得首枚亚运会银牌。“亚运会后,文莱人对武术的热情真的太疯狂了。”如今回到世运会的舞台,拉什卡尔真切地感受到,祖国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并参与武术这项运动。
从2009年世运会作为邀请项目首次亮相,到如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是武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的体现。而随着武术入选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,这项运动的发展获得强力支撑。“我更期待武术能早日成为奥运会项目,不只是青年奥运会。”劳拉表示,“我们梦想拥有一个面向所有年龄段选手的大舞台。”
世界运动会恰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台阶,它让更多人看到,武术正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扎根生长。
(本报成都8月8日专电)
掘金配资-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-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-炒股配资平台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