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防长访华期间,莫迪政府一反常态,破天荒的提出中印永久划定国境线,十多年来还是头一遭。
据印度国防部公告,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防长会期间,中印防长进行了一次双边会晤,印度防长辛格在会议期间提出了有关中印边境问题的四步走计划。
【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防长会期间,中印防长进行了一次双边会晤】
印方所说的第一步,是希望双方能够严格遵守2024年的协议,确保两国边防部队脱离接触;第二步是继续努力缓解紧张局势,避免双方再次在边境发生任何冲突;第三步是恢复原有的双边沟通机制,加快边境问题谈判,“尽快永久解决中印边境划界问题”;最后一步是要消除自2020年边境冲突以来的“信任赤字”。
这里要说明的是,辛格所说的“边境划界问题”指的主要是2020年爆发冲突的中印边境西段的划界问题,在涉及藏南问题的东段边境划分上,中印暂时还没有开启磋商的可能性。
但辛格此番表态,仍是过去十多年来,印方高层首次公开作出有关推动边界划分问题的表态。
印方这种态度变化背后,是国际地缘局势变化之下,莫迪政府缓和中印关系,降低中印因为边境问题爆发军事冲突的现实需求。
【辛格提出了有关边境问题的四步走计划】
在新一轮印巴冲突结束后,南亚局势没有恢复平静,印巴之间仍旧是剑拔弩张,双方围绕印度河水资源问题争吵不断,印度已经多次突然泄洪,尝试水淹下游的巴基斯坦区域,向巴方施加压力。
尽管双方还没有再次爆发边境冲突,可在这种整体的战略态势之下,印度的军事战略重心,必然也会向巴基斯坦方向倾斜。
可在4年多的边境对峙结束后,印度仍旧不敢轻易从中印边境方向撤出太多部队,只有中印达成了一些协议,印度确定两国间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冲突的时候,印军才能够将更多力量调往巴基斯坦方向。
同时,印度官方表面上仍旧拒绝承认失败,继续在国内粉饰胜利,但5.7空战中印度空军惨败而归的事实,已经证明了中国作战体系的可靠性,让印军看到其空军体系与中国的差距,且巴军这套作战体系与解放军还有着一定差距。
【5.7空战中印度空军惨败而归的事实,已经证明了中国作战体系的可靠性】
过去这10年4次边境冲突的结果,更是足以让印度高层意识到,印度现在无力面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两面夹击。
所以,辛格此次释放缓和信号,很大程度上是要稳住中国,确保自己能够有足够的精力,继续在巴基斯坦方向的行动。
此外,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印度的地缘外交战略也在面临新的挑战,印方尝试过向美国示好,换取特朗普免除对印度的关税,但没能取得想要的效果。
已经有印度官员对外透露,美印暂时还没有在汽车零部件、钢铁和农产品进口关税问题上达成一致,双方在特朗普划定的7月9日最终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低。
在此情况下,印度需要与中国保持相对良好的外交关系,确保在美印关系恶化的时候,印方还有一条经济上的退路。
【印度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行的不太顺利】
只是,这种主要涉及经济的合作,需要印度政府的其他官员来谈,辛格此次强调加速解决边境问题,释放友好信号,只能算是在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沟通铺路。
可以看出,印度此番在边境问题上释放友好信号,更多地是一种为了应对地缘局势变化的权宜之计。
印度的政治精英们,从来没有真正放弃那套“南亚霸权”思想,放弃在中印边境方向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围绕中印边境西段边界划分的磋商,不会进行得十分顺利,藏南问题的磋商更是无从谈起。
但中国不会公开拒绝印度提出的建议,只要印度愿意坐下来谈,中国自然也会奉陪。
毕竟,中国现在的战略重心不在南亚方向,中国需要时间去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的局势变化,解决台海等问题,更需要时间来强化中印边境方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内陆地区的部队和物资,能够源源不断运到一线。
【中国目前的军事战略中心在西太平洋方向】
而中巴之间的战略协作,更不会因为印方的几句话而出现变化。
中巴防长也在青岛举行了一次会晤,巴防长阿西夫强调了“中巴是朋友、兄弟”,并希望中巴能够加强国防合作。若是印度再次在印巴边境挑起事端,中国仍旧会根据情况,向巴方提供一定的帮助。
最后总结一下,印度释放的“四步走”善意信号,确实为缓和中印边境局势提供了契机,但印方此举本质上是在地缘战略压力下的战术喘息之策,其“南亚霸权”思维与边境领土诉求并未改变。
可以预见到,中国不会关闭对话的大门,但也不会被表面的友好模糊视线。
印度的战术调整,终究需要面对中国长期战略布局所塑造的现实。未来可能的边境谈判,注定在合作与角力、试探与防备的交织中艰难前行。
掘金配资-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-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-炒股配资平台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