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本周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即将正式生效,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周一再度活跃,受到资金追捧。截至收盘,华兴资本控股涨超16%,国泰君安国际涨超9%,OSL集团涨近5%。
今年以来,政策与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使得稳定币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,而事实上早在2014年首个主流稳定币Tether(USDT)就被推出,直到2025年6月全球已有超250种稳定币流通。有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向记者表示,正持续关注稳定币的最新动态,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。
稳定币概念股受追捧
华兴资本控股今日盘中大涨,最高涨幅18.62%,截至收盘,收报6.74港元/股,上涨16.21%。
作为新经济公司的超级捕手,华兴新经济基金在2018年即参与对Circle的投资,该机构认为,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,Circle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、严格的合规管理和强大的生态构建能力,将进一步成就稳定币行业的领军企业。
在6月底,华兴资本控股曾公告称,董事会决议进军Web3.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,并批准总额为1亿美元的预算,在未来两年期间用于集团发展Web3.0业务和投资加密货币资产。该举动被解读为华兴资本进军加密货币资产领域的重要一步,也是响应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支持Web3.0及加密货币资产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,以引领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。
作为香港首家上市的持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,OSL集团今日收盘涨4.67%,股价报17.94港元/股。据OSL集团官微消息,7月25日,OSL集团宣布已成功完成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,为亚洲数字资产领域迄今最大规模的公开股权融资。资金将用于三大核心方向:1)支持集团战略收购:OSL将持续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性组合措施,积极推进全球扩张,比如筹备牌照申领、收购、生态伙伴合作与商业交易。2)打造全新业务规划,包括支付与稳定币业务:加速OSL全球业务和支付网络建设,整合法币、稳定币与主流数字资产,为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安全高效,无缝衔接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。3)强化集团营运资金:为OSL在业务覆盖的范围与规模方面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。
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。根据相关报告,截至6月中旬,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美元,约占整个加密资产市值的8%。这一规模已超过多个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,彰显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。
在交易活跃度方面,2024年全年稳定币交易额达约37万亿美元,显著高于同期比特币约19万亿美元的交易额。这表明稳定币的角色已从加密资产的“连接器”升级为重要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,金融属性日益凸显。
机构看好稳定币前景
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表示,稳定币与比特币同属加密货币,但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与某一稳定资产价值挂钩(比如美元、黄金或其他法币),以解决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。尤其是被称为“稳定币第一股”的Circle的上市让上一轮参与投资的机构有了好的投资回报,现在热度不断攀升。
广发证券非银首席陈福在近日公开表示,稳定币的产业链涵盖发行、托管、支付、交易四大环节,其中发行、支付和交易环节价值含量较高,成为核心投资方向。未来,具备产业场景的企业优势显著,既有大量跨境支付需求,又能通过稳定币提升供应链资金效率。
他也强调,支付与交易环节具备高成长性。支付环节通过手续费盈利,需持有全球支付牌照,国内已有5家机构获得海外支付资格。支付与交易环节直接对接市场需求,在稳定币流通中起核心作用,相关机构将率先受益于行业规模扩张。
民生证券认为,《稳定币条例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后,蚂蚁集团、京东等大厂依托深厚的区块链技术沉淀和丰富的内循环应用场景,有望第一批获得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稳定币牌照,构筑实质的稳定币及RWA的相关产业链。
波士顿咨询预测,到2030年,RWA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6万亿美元,而稳定币在该领域的渗透率预计将达30%—50%。诸如蚂蚁数科的光伏资产通证化项目、美国RealT的房地产代币化案例,已展示出稳定币在连接虚拟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潜力。
华龙证券认为,以港元稳定币为支点,我国参与全球链上金融竞争的通道将更为畅通,持续看好稳定币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。
从风险角度看,陈福提醒需要关注“监管政策变化”与“技术安全风险”。稳定币作为新兴领域,监管细则可能动态调整;而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漏洞可能引发短期波动。“投资需聚焦‘合规为先、技术过硬、需求明确’的企业,避开纯概念标的。”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
责任编辑:石秀珍 SF183
掘金配资-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-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-炒股配资平台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